六零年代玄学大师

7.第 7 章

    
    景画自觉这次又说错了话,做出一个十分懊悔的表情,明明前几天对二嫂直言直语的时候,她已经有点后悔了,伤了人却还自以为是。
    活了20多年,第一次踏入社会,出口伤人的事情这么快就做了两次。
    景画!在你的世界里,你是女主啊,像你这么不讨喜的女主,这么喜欢装逼的白莲花。电视剧里肯定只能当个恶心人的小配角,不会活过三集的,要是放到网络小说里,读者肯定忍不了三章就弃文了。景画深深的抿着嘴,不知该作何回答。直说自己是看面相看出来的?对,她不仅看出她有个儿媳妇,还看得出来这位婆婆早年丧子,白发人送黑发人。然而这些她都千万不能说啊!
    “婆婆,我看您面相和善,又买了一块红布,所以肯定不是给闺女,就是给儿媳妇了。我老婆她也就是随口那么一说,今天是我们俩结婚的日子,正好遇到您,算是有缘,所以她想送您点布料,让您也沾沾喜气。您看怎么样?其实理应送红的啦,但是我们的补票用完了。除了给父母买的褂子以外,就剩下这些灰色的了,您要是不嫌弃的话,我们就分您一些吧。您拿你红色的做外壳,我们的灰布做内衬,中间搞点棉花,能给您儿媳妇做一件暖洋洋的袄子呢!”
    所以季晓歌这是在给自己解围吗?
    听到这句话,布店的店主倒是很机灵的对着老妇人说:“原来是这样啊,那你就恭敬不如从命呗。”然后他又转头对着景画和季晓歌:“真好,你们这一对新婚夫妇,郎才女貌的,恭喜恭喜啊。愿你们百年好合,早生贵子啊。”
    季晓歌和景画开心的回应着谢谢,那老妇人见状,也不再说什么,拿了他们给他的那块布,说声:“谢谢,恭喜。”便默默的将布装到自己背上的竹篓里面,悄悄离开了。她走路的时候颤颤巍巍的,背弯曲得十分厉害,成了一个倒c的形状,背上的竹篓顶的快要跟她的人分离。
    竹篓里似乎空荡荡的。季晓歌也背着一个篓子,里面装得满满当当,相对于季晓歌而言,轻飘飘的,就好像什么也没有一样,但那个竹篓相对于这位老妇人,似乎是有着千斤重。
    “对不起,这次是我有多管闲事,给你惹麻烦了。”
    季晓歌摇摇头:“这算什么麻烦,景画,这是你心地善良。那位老太太看上去挺像咱们季家村的人,说不定有缘再能遇见。不过小画,这件事可千万别让娘知道了。”
    剩下的话,季晓歌没有说,景画也想到了,她这爱管闲事的性格不改改,恐怕在这60年代是生存不下去的。
    顾晓春一回家就发现,婆婆不见了,婆婆老了,总是忘事儿,平时呆在家里干活也总是做着这件忘那件。这跑出门去,万一忘了家的路,顾小春都不敢想……
    所有房间全部搜了一遍以后,发现婆婆是背着背篓出门了。她去灶房拿了个饼,想着万一找到婆婆,赶紧给她填填肚子。然后就慌忙出门,路上遇到人,她也没有停下来问有没有见过她婆婆,她在季家村当独行侠当惯了,实在不知道怎么跟人人开口问事情。
    顾晓春决定先自己找一圈,如果都找不到就去问,她平时说话张扬跋扈的,惹了不少人,有啥事儿人家还真不乐意帮她,哪怕只是问问有没有看到过婆婆。
    没走出院子家外多久,顾晓春又觉得天气有些凉,她担心婆婆穿的衣服不够,想要给婆婆拿件袄子。这时候却发现家里面有人,顾晓春急急忙忙三步并作两步的赶到屋里,心中一颗大石终于放下,是婆婆。
    “娘,你去哪儿了呀。你可吓死我了!”
    婆婆盯着顾晓春,脸上露出欣慰的微笑:“哎,闺女,我今天去镇上了。”
    “镇上?你开什么玩笑,那么远,你走来走去的多辛苦啊。”顾晓春吓个半死,这镇上,年轻人走走凑凑热闹就算了,婆婆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,一出门竟然就走了那么远,还好回来了,要是回不来,简直不敢想象。
    婆婆摇摇头:“不辛苦不辛苦,哪里比得上你出去干活养活我辛苦呢,这眼见着天要凉了,我就想着你这身子骨,每天风吹日晒雨淋的,别生病了。再怎么说也还是个姑娘家,比不上男人,我去镇上扯点儿布,准备给你加件冬衣。”
    顾晓春不住哭了起来:“娘,你可吓死我了。家里的衣服都还能穿的,您这是做什么的呀。我给您布票是想让您帮我收着,攒多点我去镇上给你换件衣服,这东西那么珍贵,你咋全都给我了,还跑了那么远的山路,这万一累到了怎么办。”顾晓春的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,“你咋对我这么好呢。”
    老妇人说:“我算什么?你每天早出晚归,不都是为了养活我这个没用的老太婆吗?”
    顾小春拉着老妇人一并坐在炕边儿,拿着婆婆的手:“我多辛苦无所谓,只是啊,你一定要好好的,按时吃饭按时睡觉,别出去奔忙辛苦。这样小顺在那边儿也放心啊。”
    老妇人的眼泪也流了下来:“可怜小顺这个孩子,讨了个这么好的媳妇儿,去那边那么早,天人两隔。”
    “娘,你别这样说,小顺没走,他只是先去那边等我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晚上,季家的院子热闹了起来,季晓歌和景画上镇上赶集回来,杏娘交代的家中必备物资一件也没少带,除此之外,两老还意外的收到了景画的礼物,两件褂子。
    “天气凉了,这褂子你们就穿在身上,别感冒了。”
    当着两个儿媳妇的面,杏娘端着说:“谢谢,真知道疼人,让你给自己买一件你不买,就照顾我们这两个老的了。”
    景画说:“我这当新娘子才刚得了一件新衣服,够用啦。剩下的补票我还买了些灰补,小哥说咱家都用这个颜色打补丁。”
    卜杏娘点点头:“哦对了,叫你们买的红糖麦乳精都买到了吗?”
    季晓歌把东西拿出来:“老李哥还带了些商品粮给咱们。”
    杏娘大致清点了一下,红糖分成了三份:“来,红糖一加一份,以前老三会少分些,但现在不同了,老三也有自己的小家庭了,以后啊,吃穿用度只要是集体买回来的,咱们就都平分了。”
    景画直接问:“娘,那你们呢?这糖怎么也应该分四份儿吧。”
    杏娘一笑,“小画,你就别操心我们俩口子,这红糖啊,用着给你们这些年轻女孩子补身体,爹娘身体壮的很,就用不着了。麦乳精也是三家一人一份。”
    这时候二嫂子文香玲又不乐意了:“麦乳精不是给小孩子吃的吗?要分也是三个小孩一人一份吧,老三家又没有小孩,要麦乳精干什么?”
    麦乳精绝对是当时大家都觉得非常有营养的东西,杏娘其实最想给景画吃,她想让景画补补身体,早日胖起来,好给老季家添孙子。但这次毕竟不是自己偷偷买来的,不能私下塞给老三,拿出来大家平分,文香玲这个不识好歹的竟然不愿意,看来是平时太惯着她了,都不知道这东西有多难得,商店常年断货,她也是和老李交情好,老李才给他留了这几罐。
    二哥家从来都是二嫂子出来说话,二嫂子性格又耿直,想到什么说什么,从来不顾及别人的脸色,二哥完全没有自己的主意,媳妇说是啥就是啥,何况这些家长里短的事儿,他也实在不想掺合,眼见着气氛突然变了,他也只是双手怀揣在胸前,闷着不发一言。
    杏娘说:“香玲啊,景画刚嫁过来,你们也可能没适应,但毕竟呢,老三家现在是一个独立的家庭了,你们这些旧观念也该改改了,现在没有小孩,指不定过两天有了呢,再说了,景画大病初愈,刚好可以吃来补补身体,没准过两天孩子就自己出来了呢。”
    杏娘一席话说完,文香玲闭着嘴,不再说话了。
    其他几样东西分发完毕以后,杏娘总结发言:“其实啊,在咱季家,现在这日子过的真的挺好的,只要团结一心,你瞅瞅咱家粮食啊,根本就不愁不够吃。有时候咱别计较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,你们出去看看,眼看就要秋收了,好多人家一年的粮食都吃完了,在四处借粮呢。”
    借粮,景画第一次听说这个词。
    季晓歌给她解释:“就是咱们的粮食一年分一次,秋收以后,除了上交给国家的公粮以外,剩下的粮食各个生产队分。咱们家现在吃的还是去年分到的粮食。之所以还有余粮,一是咱家劳动力众多,效率高,咱们生产队呀,每年的粮食产量也比别人高点儿,再就是咱们赚的工分多,得的票据和钱比较多,所以偶尔也能买点别的补贴补贴。因此咱家的粮食还能够吃得秋收以后,但其他家就难说了,有些家庭已经开始挨饿了。”
    景画点点头,大概明白了。
    杏娘说:“景画,嫁到我家,不用担心吃的穿的住的。但我也希望你跟你大嫂二嫂学学,一人能顶半边天。这样咱家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    景画点点头,见过好几次大嫂,缺只有刚来的时候,简单的打个招呼,平时像这种家庭会议的时候,大嫂也不发一言。二嫂就跟大嫂完全不同了,意见比较多,说话也直,很容易猜中她的心思,是个简单的人。
小说推荐
返回首页返回目录